【培训学习】对案件现场与抢劫守护目标财物现场的保护方法 | 目标守护篇(十)
二、案件现场保护
案件现场是违法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留有与违法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等信息的地点或场所。
1.案件现场保护的方法
(1)室内案件现场保护。室内案件现场是指在非露天的建筑物内发生的各种违法犯罪的地点、场所。
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封锁现场出入口和通道,重点是现场中心的出入口,必要时派专人看守,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二是封锁现场周围地带,禁止围观人员靠近现场,以防破坏外围的犯罪痕迹、物证;三是不动现场,保持案件发生、发现时的真实状态;四是请相关人员暂离现场等候,待警方到达后,听从警方安排。
(2)室外(露天)案件现场的保护。对于发生案件的室外现场,通常要划出一定范围布置警戒。保护范围原则上包括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地点以及可能留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痕迹、物证的场所。
一般情况下,保安员应将警戒的范围划得大一些。范围较大的现场,要布置岗哨,设置路障,禁止行人和车辆进入。范围较小的现场,除派专人看守外,条件许可的,可在现场周围拉警戒带,或用其他障碍物做标记,防止行人和车辆进入。对发生在交通要道的现场,保安员要劝说围观人员离开现场,中断交通,指挥车辆、行人绕道而行。
(3)现场痕迹、物证保护。对发现的尸体、血迹、手印、脚印、车辆痕迹以及被破坏的物品、作案工具或其他遗留物等,保安员要注意保护。可采用标识、记录、遮盖等方法加以保护,以防有关痕迹、物证受到损毁。
2.对抢劫守护目标财物的现场保护
抢劫案件属于暴力犯罪,当保安员遇到抢劫守护目标财物的犯罪行为时,应立即予以制止。保安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措施制止抢劫犯罪,如关闭大门、封闭道路等。保安员应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限同抢劫犯罪活动做斗争。
(1)及时报警。一旦发生抢劫犯罪,保安员应及时报警,重要的守护目标应制定防抢劫预案,并设有方便有效的报警装置,便于保安员按预案报警。
(2)沉着机智,灵活处置。由于抢劫犯罪多数采用暴力威胁手段,危险性大,因此,保安员面对危险时要沉着、机智,不要惊慌,要注意寻找机会报警,在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不能硬拼,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保护现场,提供线索。现场保护情况,直接影响案件侦破进度。因此,保安员在与犯罪分子周旋过程中,要注意犯罪分子的特征、携带的凶器,保护好现场,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