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理论研究】智慧安全丨“保全式”智慧社区管理平台
“保全式”智慧社区管理平台是汉源智慧联合战略合作伙伴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一套综合性社区管理平台,通过指挥中心三维可视化管理端、物业一线工作人员移动端、以及业主微信小程序共同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
“保全式”智慧社区的设计理念,即“想业主所想、想物业所想”,平台所有的功能设计都紧紧贴合如何让物业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如何让业主生活的更加安心舒心。平台涵盖社区物业管理中的人、技、物、事四个方面,无论是静态的各类数据信息,还是社区运行中产生的动态信息流,平台都有一套相对应的子系统对其进行管理和服务。
一、服务与管理并重
秉承“线上+线下”、“技防辅助人防”的设计理念,“保全式”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在社区的主出入口搭建了综合各项功能于一体的“保安官小站”,以代替传统的保安亭、传达室。
“保安官小站”与普通保安亭的最大区别在于融合了指挥中心,承担了整个社区的管理中枢功能。将指挥中心由小区内部迁移至出入口前延,让物业管理工作能够被所有业主时时看到,降低业主也物业沟通的成本,让物业管理者更准确的把握社区动态。
小站可以合并出入口的门禁道闸管控系统,让社区人员出入管理更规范;可以设立咨询窗口,方便业主反馈问题;可以承担宣传布告功能,准确传达社区、街道通知和指示;可以增添急救设备(如医药箱、担架轮椅、氧气瓶等)、维修设备(如车辆牵引杆、千斤顶、电瓶搭线等)。后续还将为保安官小站增添更多实用的便民服务,如社区微店、外卖窗口、快递柜、便民伞等等内容,也会在线上同步相关的软件功能。
二、对人的管理
在社区物业管理中,对人的管理包括两类,一是物业基层员工,如保安、保洁、绿化、维修等人员;二是外来人员,如外卖员、快递员、业主访客及相关车辆。
对于物业员工管理,为其专门研发了“保安官”移动端APP,以实现员工考勤签到、任务下达、指挥调度、协同办公、岗位划分等管理。通过指挥中心三维可视化端,对社区全貌进行1:1还原建模,搭配APP的定位功能,指挥中心可以随时查看员工位置、信息,进行语音视频通话、下发各类任务信息等。让物业对基层员工的管理和指挥调派如臂使指,更为精准高效的利用人力资源。
对于外来人员管理,通过线上流程管理彻底避免了依靠纸质文件登记、电话核实等落后手段造成的管理漏洞。既不会矫枉过正,也不会放任自流,通过业主小程序访客预约系统,将所有外来访客出入核查工作放在线上,以二维码、人脸识别等方式限制外来人员可通行区域,精确把握外来人员的出入管理,让守序访客畅通无阻,让无端闯入者无路可走。
三、对技的管理
技,即技防设备,包括门禁、电梯禁、监控、报警器等物联网设备,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一套好的技防设备管理手段,能够将大量人力解放出来。“保全式”智慧社区管理平台,依托三维可视化建模,可以将大量技防设备精确还原到建筑模型上,犹如将管理者的五感扩散到整个社区,真正实现运筹帷幄式的实时指挥调度。
四、对物的管理
物,指的是社区内公共设施、消防器材、防洪物资以及绿化景观等,管理者可在三维可视化地图上为各类物资进行分类编号,并编写相关信息,如:生产厂家、负责人、安装日期、过保日期、维护记录等,帮助管理者有条不紊的进行物资管理。
在社区日常运行中,指挥中心可对巡防人员下达周期性巡查任务,一旦在巡查时发现有物资丢失、破损、失灵等情况,巡防人员可使用手机APP直接向平台提交详细信息,包含文字、图片、视频说明,系统将根据该物资相关信息直接推送维护任务至相关责任人,并全程跟踪处理过程、留存记录、更新数据。真正做到谁发现、谁上报、谁跟进、谁维修、谁核查、谁记录,都有据可查。
五、对事的管理
在社区日常管理中,除了常规化流程化工作外,还有大量实时性偶发事件。这类事件出现的时间不固定、事件主体不固定、轻重程度也不固定,需要物业管理者协调人力处理。根据大量实例数据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对偶发事件处理过程中,70%以上的精力耗费在协调不同部门人手安排和与事件主体方核对信息和接洽上,真正用于解决问题所使用的人力成本占比不到30%,而对于少数急性、恶性应急处突事件,物业往往很难发挥作用,基本要依靠公安、消防、医疗单位事后弥补损失。
针对于此,“保全式”智慧社区管理平台专门设立了一套应急预案快速处理系统,和专职指挥中心坐席人员。应急预案是平台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为坐席人员提供助力的智能化辅助决策模块,是一套具有“成长性”的自动化系统;坐席人员是指挥中心的大脑,分派巡查任务、洞察安全隐患,调派人手各司其职化解危机,一个经验丰富处事冷静的坐席人员能够搭配平台发挥出1+1>2的效果。
当发生事故时,系统会根据事故类别自动生成应对策略供指挥中心参考,如发生火灾如何处置?发生人员突发晕厥如何处置?策略内容的完善将由我们和千千万万的客户根据每一次处突经验复盘不断去完善、修改、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