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防系统介绍

113人浏览

近些年来,各类校园治安事件频发,如校门口恶意人身侵害事件、楼梯垮塌践踏事件、社会人员滋扰在校师生事件、学校贵重财产丢失事件等,严重侵害学生和学校权益的治安事件日益突出。为了有效保护青少年和儿童的人身安全,防止外来侵害案件的发生,维护校园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公安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平安校园”、“数字校园”建设相继展开。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视频编解码技术、智能识别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安全防范系统正在各类校园开始推广和大规模应用。

一、前端点位设计

本综合安防系统主要从二个区域进行考虑:公共区域安防以及教室安防;实现对校园内进出人员进行实时监视,所有建筑物内部通道做到无盲区;充分发挥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技术手段,保障校园的有序管理,在有突发事件出现时及时提供信息,利于迅速准确掌握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综合安防系统主要由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二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并通过各子系统的间的互补和联动来完善整个综合安防系统。

以下是学校重点部位和区域安全技术防范设施配置表:

序号

重点部位和区域

技防设施

1

学校大门外一定区域

视频监控装置

2

学校周界

实体屏障

入侵报警装置

3

学校大门口

视频监控装置

隔离装置

出入口控制通道装置

4

门卫室(传达室)

紧急报警装置

5

室外人员集中活动区域

视频监控装置

6

教学区域主要通道和出入口

视频监控装置

7

食堂操作间和储藏室的出入口

视频监控装置

食堂操作间、储藏室和就餐区域

视频监控装置

8

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储存室、实验室

实体防护措施

入侵报警装置

视频监控装置

9

贵重物品存放处

实体防护措施

入侵报警装置

视频监控装置

10

安防监控室

实体防护措施

紧急报警装置

通讯工具

广播装置

视频监控装置

11

重点部位和区域

电子巡查装置

二、视频监控系统

根据《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15要求,视频监控系统需要对学校的重要目标、重点区域、出入口、电梯厅、公共场所、教学区域、办公区域等实施全面覆盖、不间断、无盲点监视和控制。

 

 

系统采用720P/1080P高清网络摄像机+数字管理平台的组合方式,系统均能够充分运用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相关系统及设备,采用实时动态监控、记录查询、网络传输、授权访问、资源共享、数字化集中控制等。

视频监控采用LCD液晶拼接屏作为显示设备,并部署视频综合管理平台,将前端网络视频监控信号还原成高清数字信号,输出到显示系统进行显示,录像资料保存不小于30天。安保监控室为整个学校的安保中心,学校内外的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信号全部接入监控室,实现安全统一管理。

 

除了要实现监控无死角,还要结合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对重要区域如:出入口采用高清红外摄像机,实现区域人员进出等事件进行监测,并实现与其他安防子系统对接联动,如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

1.全高清网络架构

高清网络监控系统从前端、传输到后端解码上墙显示全部采用高清配置方案,显示效果达到1080P及以上,为管理者及安保人员提供高帧率,高分辨率的视频图像,保证画面清晰流畅,为监视现场环境提供更多的关键细节。

传统的标清分辨率的图像对于多数的监控场景,基本上无法对细节进行分辨。而当发生案件时,从录像资料中很难对监控现场涉案的人员、物品准确认定,不具备很好的对侦破工作的指导性和法律质证能力。采用高清摄像机获取高清晰度的监控画面,更能清楚地呈现监控原貌。

2.采用网络传输,质量更可靠,施工更方便

本视频监控系统以网络为平台,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以IP地址来识别所有的监控设备,采用统一的TCP/IP协议来进行图像、声音和数据采集传输。网络数字视频监控采用了网络数字传输信号,没有线缆长度和信号衰减的限制,而网络自身又不受地理区域的限制,因此可实现更广阔区域的监控布局。

3.系统扩展更方便

在一个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只要在技术上采用统一的标准,对于应用的扩展而言,只是增加相同的设备和增加管理上的IP地址而已;对管理而言,增加设备只是意味着IP地址的扩充;采用统一的协议在网络上传输;对网络解决方案上的用户而言,监看视频画面、录制视频资料、控制云台镜头,通过网络及访问权限即可实现。因此,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完全可以通过网管的形式,使网络监控随时随地得到淋漓尽致的应用。

三、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探测报警系统设计有线报警,并结合TCP/IP网络传输协议、多媒体控制技术、远程控制等多种技术,多层次、全方位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系统通过合理选择适合现场条件、技术先进、误报警率低的多种类型的入侵探测报警设备,对学校周界、机房、财务室和一层教室等区域进行及时有效的探测报警。并联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控制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防范体系。

监控主要设置在教学区域、办公区域和校园周界区域。

入侵报警系统主要由报警主机、报警控制键盘、报警输入模块(地址模块)、前端报警探测器等部分组成,配合使用图像识别报警系统完成入侵报警功能。入侵报警系统是安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入侵报警系统按布防区域分为:室外周界报警和室内应急报警。

1.室外周界报警

周界报警是入侵报警系统第一道防线,它能够为管理人员和值班人员最早发现目标提供依据,为围捕行动提供宝贵的处理时间。

根据学校周界地貌环境设置误报率低、安全性高的脉冲电子围栏进行防护,并预留报警接口,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提高系统的安全防范等级。

2.室内应急报警

室内应急报警是入侵报警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采用红外+微波双技术报警探测器,以提高报警系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在各楼栋一层教室部署红外双鉴探测器,实现对教室内贵重设备区域进行布防,为管理人员及值班人员最早发现目标提供依据。

报警设备主机部署于安保控制室内,报警系统要求能通过网络与大楼内的监控平台相通信,实现完全整合。当有报警事件发生时,值班室内首先通过声光报警器向值班人员示警,使值班人员能第一时间掌握事发现场的信息,有助于安保人员对报警时间做进一步处理。同时还可以通过发送短信、邮件等方式,向相关管理人员发送警情报告。

四、电子巡更系统

电子巡更系统由巡更信息点、巡更手持采集器、人员卡、下载器、电脑及其管理软件等组成。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电子巡更系统主要在室外各楼栋出入口处及周围进行部署。

1.巡更:确定巡更线路,设定合理的检测点,由电脑软件编排巡更班次、时间间隔、线路走向,有效地管理巡更员巡视活动,加强了保安防范措施。

2.发行软件设定巡更时间要求、线路要求、次数要求,通过发行巡更点、巡更器,记录巡更员身份、编号,并授予有效巡更活动读卡权限。

3.信息采集:巡更员带巡更器按规定时间及线路要求巡视,记录巡更员到达日期、时间、地点及相关信息。返回控制中心时可连接电脑下载所有数据,整理、存档。

4.查询:采集回来的数据,系统可自动生成分类记录、报表,并打印。管理人员根据需要随时在电脑中查询保安人员巡逻情况,并对失盗失职进行分析。